新华社西昌3月9日电 题:北斗“吉星”高照 距全球组网仅一步之遥
新华社记者谢佼、胡喆
3月9日19时55分,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,乐成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。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,后续将举办变轨、在轨测试、试验评估,当令入网提供处事。 新华社发(郭文彬 摄)
3月9日,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乐成发射。这也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(GEO)卫星,被科研人员爱称为“吉星”。
成果最多、信号最多、体型最大、寿命最长、身怀特技,佛山复印机出租,由中国航天科技团体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“吉星”落户高轨天疆,应用前景辽阔,意味着我国间隔北斗全球组网“大棋局”的陈设完成仅有一步之遥。
更多技术处事包围用户
无线电导航、无线电测定、短报文通信、星基加强、紧密单点定位……“吉星”升空入轨后,大大晋升了北斗的应用场景。
第一项特技,就是可为广受存眷的自动驾驶提供处事。
要想实现自动驾驶,车辆必需及时、精准地“知道”本身的位置。利用普通导航卫星定位时,会有几米甚至十几米的误差,远达不到上路行驶要求,对此人们开拓“地基加强”技能,在地面建树基准参考站以消除定位误差。
“吉星”的卫星紧密单点定位成果,可实现动态分米级、过后厘米级的定位处事,处事于汽车自动驾驶、船舶精准停泊等,比“地基加强”方法更节减高效。
“吉星”的星基加强成果,通过两个频点播发切合国际民航组织尺度的星基加强信号,准确护航飞机起降,可为海表里民航用户提供耗费更低、可用性更高的导航处事,带来庞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另外,在通信、电力、金融、测绘交通、渔业、农业、林业等规模,“吉星”也将始终“高照”。
不只导航信号兼容加强,“吉星”在短报文通信成果上更有了新打破,通信本领晋升10倍,单次可发送1000多其中文字符,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。
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潘宇倩先容,“吉星”的吸收信号本领也大幅加强,用户终端实现了小型化,发射功率可低落10倍,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。
此次乐成发射的“吉星”,还将与2018年11月1日发射升空的北斗三号首颗“吉星”联袂验证北斗系统新体制有源定位成果,拉开无线电测定成果全面进级的序章。
3月9日19时55分,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,乐成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。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,后续将举办变轨、在轨测试、试验评估,当令入网提供处事。 新华社发(郭文彬 摄)
更概略型“北斗”战胜挑战
新升空入轨的“吉星”但是北斗家属中的“大个子”。
它回收由“北斗大本营”五院研制的东方红三B(导航)卫星平台,这是我国现役局限庞大的卫星平台之一。宽敞的载荷空间,有一半留给各类通信载荷。
体型大,就是难度。设计时,“吉星”团队用最短时间、最科学的会签方法完成了接口协议文件的签署,同步启动了构型机关设计等一系列设计。整星总装与测试进程中,团队逐一攻陷了总装状态多、测试项目多、技能难度大等一系列困难。
由于“吉星”天线多且射频信号种类繁多,为电磁兼容(EMC)带来极大的挑战。“‘吉星’团队连合协作、集智攻关,高程度地办理了电磁兼容困难,使‘吉星’成为‘导航、通信一体化’程度最高的卫星。”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刘天雄说。
大平台还能装载更多燃料。“富裕的燃料可以担捍卫星’稳坐’静止轨道位置。”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先容,通过一系列办法,卫星的设计寿命也创我国导航卫星新高。
降服疫情风险北斗冲刺不断步
就在紧锣密鼓的北斗全球组网冲刺中,疫情溘然而至。中国航天人岑寂应对,步骤没有因此放缓。
2020年2月1日,“吉星”试验队如期出征发射场。